简历
谭志鹏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
2014年创立上海迪赛婴童用品有限公司至今
2015年建立十贰铜者设计工作坊
荣誉
2015 作品受邀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DOD设计展。
2015 荣获上海市文化节手工艺大赛百强手艺人称号。
2015毕业作品《“生肌”失蜡法黄铜家居品》荣获中国美术学院优秀毕业设计 金奖。
2014文化产业创业创意人才扶持计划——青年优秀创意作品获得优秀设计大奖,入选全国百强青年设计师。
2013年第三届“瑞霖杯”淋浴花洒设计创新大赛 荣获金奖。
2013年市长杯创意杭州工业设计大赛——雅鼎杯 荣获金奖。
2013年市长杯创意杭州工业设计大赛 荣获优秀设计奖。
每一次的作品制作、新品发布,我们都会把制作过程整理出来,分享给大家。这不仅是想让更多的设计师们能够了解到失蜡浇铸工艺,其实也是想把工作室的每一件作品都做一个梳理,不管是从工艺还是作品上我们都希望能有一个不断求新改善的过程,与大家一起付出。
希望分享更多,这就是工作室目前一直在坚持的事情。很多设计师有很好的设计想法,但对相关的工艺却没有多少机会去熟练掌握,也就让设计处于相对被动的状态。我希望十贰铜者设计工作坊能以失蜡浇铸工艺为切入点,给大家提供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尽我们一点绵薄之力。
点无没: 很多人都不知道失蜡法这门传统工艺,你是怎么接触并熟练应用的呢?
谭志鹏:以传统失蜡法浇铸工艺作为产品制作的切入点并希望一直坚持下去,是因为一个巧缘。当时,我以铜为主要材质进行本科的毕业设计《生肌》系列作品的创作,在这个过程中,结识了上海一位专注铜浇铸工艺二十几年的老师傅,通过他接触和学习了传统失蜡法浇铸工艺。
失蜡法最早可追溯至商代,是一种青铜等金属器物的精密铸造方法。用蜂蜡做成铸件的模型,再用别的耐火材料填充泥芯和敷成外范。加热烘烤后,蜡模全部熔化流失,使整个铸件模型变成空壳。再往内浇灌熔液,便铸成器物。
点无没: 在设计平台展示作品的时候,你大多都附上了作品的制作过程,并很乐意给对此工艺有兴趣的人解惑,是不是希望这项传统工艺能得到一定的推广?给大家介绍一下学习这项传统工艺的途径吧?
谭志鹏:其实并没有说要把失蜡浇铸工艺推广的豪言壮语,只是想让感兴趣的朋友得到更多关于这方面的信息。因为我自己深有体会的就是,很多时候大家看到一件作品都不知道它是怎么做出来时,会有各种猜测,但如果我把制作过程也展示出来,大家看到的不仅是一个造型而已。这对自己也是一种梳理,也希望与大家有一个交流的机会。
关于这项工艺的学习途径,大家留心当地如果有浇铸厂或者作坊就可以去拜访,诚恳谦虚的学习态度总会让你能把握机会。我们工作坊在上海奉贤,也欢迎与大家交流学习。
点无没: 传统不仅是过去的沉淀,也是我们今天的未来。但是现代生产为了能批量生产,而加入了硅胶这一步进行大量生产,是不是也就不存在你说的孤品了?
谭志鹏:这个硅胶的作用其实并不是说就能达到大家理解的普通工业产品的批量生产,其实这个硅胶模的作用是为了更好的完成注蜡这一工序。但硅胶模也是有使用周期的,一般能承受十来回高温蜡水的灌注,越往后它的变形等问题就越严重了。
一般会使用到失蜡浇铸工艺的都是复杂中空的造型,而且制作周期长,工序复杂,其实这也是失蜡法还局限于相对小众的生产力的原因。孤品还是存在的,因为每一件作品的后续打磨加工赋予了它们不同的精神面貌,这也是极为重要的一个工序。目前工作室希望是在不断的接触与制作过程中能让失蜡浇铸工艺得到更大的展示空间,具有更强的生命力。
点无没:作为一个喜欢玩设计的人,对失蜡法的制作也有了动手能力,但是觉得和失蜡法老师傅的沟通需要付出大量的沟通成本,你是怎么看待老师傅长期形成的思维定势和工作惯性?
谭志鹏:因为老师傅从业多年,他们一直在做传统的造型与器物,所以有时会很不理解你哪里来那么多奇奇怪怪的想法。以家具设计为例,技工师傅与设计师是两个端点:技工掌握技术但较于设计师缺乏敏锐的审美触觉;设计师善于纸上谈兵而对相关材料工艺没有足够的实践经验。从而在设计的推进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其中沟通成本大就是很突出的一个问题。因此,我一开始从草图到产品制作都自己摸索着做,一是享受动手制作的过程,二是减少与技工师傅的沟通成本,在这两个端点间找到一个平衡。这是一举两得的解决办法。
点无没:为什么会这么钟意铜这种材质,甚至把工作室取名「十贰铜者」,二者有什么关联吗?
谭志鹏:哈,这个关系很直接。「十贰铜者」始于我对「铜」这材料的情有独钟。铜制品手感敦厚,其颜色是我在作品中最想展现和尊重的一种特质。不做发色处理,随着时间流逝,原铜色会慢慢沉淀下来,多年以后或许会因环境和使用状况不同程度地出现铜绿,这是多么富有生命力的一个演变过程!“十贰”始于原来一件作品的制作周期基本在一个月左右,所以就赋予了十二的意味,但其实随心的意思更多。
点无没:你曾说:“好玩的是不断实践尝试,惊喜也从来不是无缘无故。”Melting light 吊灯系列算是你不断尝试中得到的灵感么?
谭志鹏:Melting light 吊灯系列的创作灵感是来源于,看到每次浇铸时铜溶液从浇口流下来形成凝固的艺术,虽为金属制成,却无滞重生硬之感,蜿蜒曲折,纤细柔和,可以感受到生命的流淌,而不仅仅看到自然的外部表象。我便有了把流动的美感捕捉定格的想法,希望以吊灯为切入点进行创作。灯罩融化的视觉感受是很有意思的,仿佛亮灯时灯罩被灯光融化了,也好像是光具象化了在流动一般。
点无没:现在所展示出来的作品,都还挺有争议的,比如《我听见铜滴落的声音》,有人觉得铜质桌面死板,整个桌面冷冰冰的感觉,但是有些人就非常的欣赏,觉得金属台面肌理很好看,觉得整个系列很惊艳,你怎么看待两极分化的评论?
谭志鹏:我曾说过“有时候一件作品出来,能听到争论,我觉得这是幸运的。倘若只有和我一致的看法,那也是可悲的。”这就是我的想法,不同的声音对我来说是一种思考。因为任何一件产品都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要求,所以我选择更自我的表达方式,把自己想要的呈现出来。至少我自己就是作品的忠实拥护者,哈哈。
点无没:对于你来说作品只是一个idea的展示,一个设计方向的思考,但是很多人质疑作品的功能性,比如《satan's骨头椅》,你怎么看待设计idea和产品的实用功能性的关系?
谭志鹏:其实这就是作品的定位问题,究竟是定位在家具产品还是艺术品。骨头椅就是我的一个大胆的形式展示,并没有考虑所谓的人机工程,它不具有“坐”的功能性这是理所当然的。但因为它的创作可以引发我后面一系列的作品,这才是创作它的意义所在。
点无没:目前来说,觉得自己投入进去的心思和精力在最大程度的还原了你的想法是哪一系列的作品?
谭志鹏:因为每一件都是花费了大量时间去实践制作出来,都把我的想法呈现出来了,对我来说真的难以选择。但它们都是工作室在摸索过程中的产物,也希望后面能带来更棒的作品与大家分享。
点无没:在做这个专访的期间你正在做你的一个展览,跟大家聊聊你这个展览吧?
谭志鹏:这不是「十贰铜者」的个展,其实是尖叫设计以北欧设计为主题,携手蜂联传播集团以及丹麦著名的SHL建筑事务所,在上海新天地“THE HOUSE新里”精心打造了一个移动家居艺术廊——「遇见·北欧」,为你带来一个不一样的温暖冬季。此次活动得到了丹麦王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挪威王国驻上海总领事馆、芬兰驻沪总领事馆、瑞典驻上海总领事馆、UDG联创建筑设计集团、上海新天地、设计上海以及上海设计之都促进中心的大力支持。
「十贰铜者」作为受邀参展的品牌之一而已。在2015年12月18日至2016年1月28日期间,欢迎大家到现场去,地址位于上海新天地“THE HOUSE新里”三楼。
点无没:设区网的设计群里面有设计师推荐了你的作品,说你作品很赞,特别说到你人也很帅啊.....认真工作的人最帅,哈哈哈~生活中是不是也是万人迷?
谭志鹏:哈哈,谢谢。但绝对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在生活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作坊灰头灰脸地做作品,基本“与世隔绝”了。我是一个喜欢到处乱走的人,有时间会到不同朋友的工作室去溜达,出来呼吸放松一下。
点无没:在这次提纲的沟通中,感觉你也挺忙的,但是对于资料会按照约定时间提供,在生活中是不是和身边的朋友相处是不是也是很守时?
谭志鹏:恩,我觉得守时是必须的,但如果有特殊情况就需要提前沟通好,这样大家都互相理解。
点无没:看过你写的一篇文章,文笔很赞且有内涵,平时很喜欢看书么?给大家推荐一些书单吧?
谭志鹏:还好,我更喜欢看影像而不是书,但不定期还是会翻一下书页,单纯是喜欢纸张的颗粒感,这是目前高度信息化以后屏幕没办法带给我的天然感觉。没有特别推荐的书,虽然自己是做设计但却很少看设计相关的书籍,可能会看一些旅游传记、电影介绍等书。其实漫无目的,但第一感觉很重要,我关注的不是书籍的封面设计,而是里面文字的吸引力。
例如最近刚看了王小慧的《我的视觉日记》,关于她旅德生活十五年的整理。一个学建筑的女人出国后毅然选择了摄影作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很随心,这就是生活。
点无没:除了忙活设计上的事情,还有什么其它的爱好么?
谭志鹏:以前一直还喜欢练书法,但这段时间很少了。有时间喜欢骑着我的破自行车到处溜达,但冬天整个人都想冬眠了,能赖床就不想起来。在没有做作品的时候,睡到自然醒是我觉得最棒的事情。
点无没:能和大家聊聊你不工作的一天是怎么度过的么?
谭志鹏:睡到自然醒,一般已经十点左右,起来听一下音乐,然后和小伙伴煮中饭。下午如果天气好会选择出去乱转一下,到朋友工作室或者在上海的老街头乱窜,我喜欢看人,就是观察不同的人,很有意思;如果天气不好,那就会在住处看电影或者看书。一天其实很快就过了。
这篇采访始于看到老谭写的一篇关于自己做失蜡工艺的文章,文字内容详细的写了他从最初的痴迷于铜的质感到怎么一步步摸索到与失蜡法结合,从纸上谈兵的设计师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传统失蜡工艺的践行者,当时看完之后就觉得这个明明还很年轻却自称老谭的年轻人帅呆了,认真工作的人难道不是是最帅的吗!